应急管理部举行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
应急管理部于2025年1月15日(星期三)上午10时举行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通报2024年全国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形势,介绍应急管理规范执法和冬春救助等有关工作情况。应急管理部新闻发言人、新闻宣传司司长申展利主持,执法工贸局局长杨智慧、救灾司司长陈胜出席,并答记者问。
应急管理部新闻发言人、新闻宣传司司长 申展利: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新年伊始,欢迎大家参加应急管理部新闻发布会,希望在新的一年里,我们继续紧密合作,共同做好应急管理信息发布工作。今天,新闻发布会的主题是:通报2024年全国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情况,向大家介绍应急管理规范执法和冬春救助等有关工作情况。出席今天发布会的有:应急管理部执法工贸局局长杨智慧先生、救灾司司长陈胜先生。
申展利:
过去一年,应急管理工作坚持固本强基、强化预防为主,全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安全生产工作呈现“三个下降、两个平稳”的特点。
应急管理部执法工贸局局长 杨智慧:
感谢您的提问。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落实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相关要求,我们组织制定了《应急管理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并且于2024年11月4日正式印发。《裁量权基准》共梳理了37部当前应急管理领域现行有效的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对涉及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石油天然气、工贸、安全评价检测检验机构、突发事件、生产安全事故等233项违法行为进行细化裁量,并且以《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事项指导目录(2023年版)》里列明的行政执法事项作为主要的排序依据。核心部分“裁量细则”可以概括为违法行为、法律规定、处罚依据、裁量阶次、适用条件和具体标准“六个方面”。同时,《裁量权基准》还同步印发了适用说明和应急管理轻微违法行为可以不予行政处罚事项清单。
受极端天气影响,2024年以来我国一些地区受灾较重,春节就快到了,请问目前倒损房屋重建修缮进度和冬春救助资金发放进展情况如何?受灾群众安全温暖过冬是否有保障?谢谢。
应急管理部救灾司司长 陈胜:
谢谢您的提问。因灾倒损住房恢复重建救助和受灾人员冬春生活救助,是灾害救助工作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强调房屋修缮加固重建是灾后恢复重建的头等大事,确保受灾群众安全温暖过冬是一项硬任务。去年以来,国家防减救灾办、应急管理部立足自身职责,强化部门协同,全力以赴指导支持各地加快房屋重建修缮,扎实做好群众过冬安置和冬春救助各项工作。
谢谢主持人。您刚才通报了2024年全国安全生产情况,我们注意到死亡人数和重特大事故起数都创造了历史新低。请问这份成绩单是如何取得的?您认为是哪些工作措施发挥了作用?
申展利:
近年来,灾害的极端性、异常性明显趋强,请问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重点举措有哪些?谢谢。
陈胜:
一段时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持续部署加强规范涉企执法相关工作,请问除印发《基准》以外,应急管理部在规范执法方面还有哪些安排?谢谢!
杨智慧:
感谢您的提问。近年来,应急管理部高度重视应急管理领域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除印发《裁量权基准》外,我们还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持续提升执法规范化水平。
第五,注重科技助力,“智能驱动”提质效。督促各级应急管理部门全面应用“互联网+执法”系统,推动实现执法全过程“上线入网”,通过信息化手段实施执法程序,减轻基层和企业负担。探索推行远程监管、移动监管、监测预警等非现场监管执法方式,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执法模式,提高执法检查效能。谢谢!
近日应急管理部召开了全国年度应急管理工作会议,对今年的工作作了详细的安排,请问今年将重点开展哪些方面的工作?谢谢。
申展利: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1月7日至8日,应急管理部召开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王祥喜部长就“以改革创新推动应急管理事业高质量发展”,对今年的应急管理工作作了全面部署。我重点介绍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深化安全生产治本攻坚和专项整治。紧紧扭住遏制重特大事故这个“牛鼻子”,扎实推进治本攻坚重点任务,持续推进矿山、危化品、消防、工贸等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加快推动安全生产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
二是统筹应对各类自然灾害。据预测,今年我国气候状况总体偏差,极端灾害多发频发重发的态势仍将延续。我们将完善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与各专项指挥部办公室常态与非常态应急工作机制,强化“上”“下”衔接、协同联动。推进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数据更新和成果应用,强化灾害风险避让和灾害设防。提升“三断”等极端条件下的应急保障能力,推进县级应急物资储备库全覆盖,实现防灾关口更靠前、减灾基础更牢固、救灾保障更有力。
三是完善大安全大应急框架下应急指挥机制。提升国家应急指挥总部运行效能,强化多部门联勤联战、联合响应、实时会商和统一指挥。坚持实战标准强化各级指挥部建设,不断提升应急指挥专业化、智能化水平。
四是加强应急救援队伍规范化建设。加快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整合改革攻坚,提升全灾种应急能力,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建强应急救援主力军国家队。加快航空救援队伍整合布局,推动灭火飞机和无人机等实战应用。统筹各类专业应急救援队伍规范化建设,优化结构布局、提升专业能力。此外,还将全面开展社会应急力量分类分级测评,大力推进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与各专业队伍共训共练。
五是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的意见》,筑牢应急管理第一道防线。比如,今年将完善乡镇(街道)应急消防工作机制,因地制宜推行应消合一、队站一体工作模式,推动先进适用装备下基层、进一线,推进“小快轻智”新型装备普及应用,既为基层减负、更为基层赋能。
六是夯实应急管理工作基础。实施“智慧应急”战略,运用科技信息化手段改变应急管理战斗力生成模式,以新质生产力赋能新质战斗力。加快应急管理法治化建设,推进危险化学品安全法、国家消防救援人员法等重点法律法规制修订工作。完善公共安全社会共治体系,开展全民安全宣传教育,鼓励引导群众监督和企业员工发现报告隐患,筑牢应急管理人民防线。谢谢。
我们了解到《基准》同步印发了应急管理领域首批轻微违法行为可以不予行政处罚的事项清单,能否介绍一下这方面的工作考虑?谢谢!
杨智慧:
感谢您的提问。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和切实为基层减负等相关工作要求,我们研究制定了应急管理领域轻微违法行为可以不予行政处罚事项清单,筛选7项安全风险低、简便易查处的违法行为,规定不予行政处罚的适用情形和监管措施,清单适用于近三年未发生生产安全事故,而且没有被纳入严重失信主体名单的非高危行业企业,如果是初次违法,危害后果轻微,并且能及时改正,则可以不予行政处罚。但执法人员应当对当事人进行教育,依法下达现场检查记录、责令限期整改指令书等文书,要按期复查并依法履行不予行政处罚相关程序。同时,我们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制定本地区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或可以不予处罚的清单,正确处理严格执法和包容免罚关系,确保执法的统一性和权威性。
我们了解到,今年自然灾害形势依然严峻复杂,请问应急管理部在物资保障方面有哪些准备情况?谢谢!
陈胜:
谢谢您的提问。据预测,今年我国自然灾害形势是依然严峻,按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体系的重大部署,应急管理部锚定构建“大安全、大应急”框架,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加快应急救灾物资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提升极端灾害情况下应急物资保障水平。
一是建立健全全国“一盘棋”的体系。为破解中央和地方应急物资“两张皮”的问题,印发实施加强应急抢险救灾物资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的指导意见,全国各级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基本建成,储备满足应急响应所需物资,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
二是加强“全链条”的管理。为进一步规范救灾物资管理,国家防减救灾办印发通知,从物资需求统计、采购轮换、储备保管、调运接收、发放回收等10个环节提出了物资全链条闭环管理的有关要求。推动各地制定完善省级救灾物资管理政策制度,建立健全从体制机制、储备体系、调拨分配到信息化管理的工作体系。
三是提升“标准化”水平。为提高救灾物资保障的标准,印发了《应急救灾物资标识推广使用指南》,统一规范全国应急救灾物资标识,制定实施新版的国标《救灾帐篷通用技术要求》,开展中央救灾物资25项技术标准的研究,新增采储新型取暖炉等多款新标准的物资,进一步丰富提升中央救灾物资的品类品质。
四是健全“多元化”机制。为提高物资保障范围和调运效率,建立了应急物资政社协同保障机制,协调做好老弱病残孕幼等特殊群体的需求保障,编印了《防灾减灾救灾应急工业产品目录》,推动建立健全物资保供、物流保通等相关的机制。
五是强化“极端性”的保障。为做好应对大震巨灾救灾物资的准备,向地震重点危险区域推动下沉储备中央救灾物资,创造性地实行了中央救灾物资“县管、乡储、村用”,提高云南、四川等9个省份“三断”情况下物资保障能力。谢谢!
申展利: